中央定調,大健康將引爆10萬億!
發布時間: 2016-10-28 瀏覽次數: 1684
醫藥網10月26日訊 據新華社10月25日晚間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綱要》確定了我國今后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提出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明確要建設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
早在 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習近平主席的主持下,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規劃綱要的推行將帶動醫院診療服務及非診療服務、醫療器械、制藥、醫療保險、養老等大健康產業集群的新一輪增長。目前,建設“健康中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有機構預計,“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健康醫療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元量級。
對于醫藥行業目前最為關注的藥品流通、醫保改革,《綱要》也作出了明確的要求。
提高藥品流通行業集中度
對于藥品流通領域的整治與改革,是近年來相關部門工作的重點。在“兩票制+營改增”政策實施背景下,各地的藥品流通領域的改革也逐漸初顯成效。
《綱要》要求,落實醫療機構藥品、耗材采購主體地位,鼓勵聯合采購。完善國家藥品價格談判機制。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同時,推進醫藥流通行業轉型升級,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市場集中度,形成一批跨國大型藥品流通企業。
今年以來,聯合采購,例如三明聯盟,以及各地區的醫聯體帶量采購等,對于降藥價有著明顯的效果。而兩票制政策的落地,更是讓許多小型商業公司走上了被重組兼并的道路。
就以藥品流通大型企業九州通舉例,公司2016年中報顯示,在已公布基本藥物配送資格的31個省(市、區)中,公司共獲得了22個省市的配送資格。公司在湖南、河北、青海、寧夏、海南、云南、貴州、陜西、西藏9個省(區)未獲得配送資格的原因是公司在這些省份尚未設立子公司或子公司尚未正式開業。這也很直接地體現了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市場集中度。
此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安全監管司司長李國慶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1.3萬家批發企業退出1萬家,剩下3000家可能是比較理想的狀況。這也體現了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市場集中度的必要性。
有業內專家表示,在藥品流通領域,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兩票制及打擊掛靠走票的整治,又將加速淘汰一批商業公司,行業集中度將提到更快的提升。
嚴格落實醫保控費
在今年國慶前夕,人社部一則《關于《2016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瞬間整個醫藥圈都沸騰起來。與醫保目錄對應的醫保支付方式,也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熱點。
《綱要》明確,嚴格落實醫療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全面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積極推進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積極探索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s)、按服務績效付費,形成總額預算管理下的復合式付費方式,健全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的談判協商與風險分擔機制。同時,全面實現醫保智能監控,將醫保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延伸到醫務人員。逐步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醫保經辦。
大家想想,實現醫保智能監控,并將醫保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延伸到醫務人員,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醫保經辦之后,藥企除了與醫務人員、醫院、衛生部門之間的博弈,還增加了與商業保險之間的價格博弈。所以,除了新版醫保目錄,各藥企同樣要密切關注國家層面以及各地的醫保控費。